郑汉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在长兴服务区充电。本报记者 罗阳奇摄数据来源:交通运输部
1月14日,腊月十五,2025年春运的第一天。刘明慧和丈夫郑汉旺早早地就起了床。当天是返乡的日子,他们要开着自家的新能源汽车,带父亲郑仲春从上海回老家安徽省潜山市黄泥镇傅祠村。
为啥要开新能源汽车返乡?“高速一路通到县城,沿途服务区充电桩很多。”郑汉旺说,“现在开的车不仅空间宽敞,续航也达到了510公里。加速快、噪声低,开着舒服。”
“花钱也少!过去油费要400元,现在充电费也就100元出头。”刘明慧说。
“赶早走,路上不堵。”凌晨3点,夫妻俩就开始往车上放行李了。“这是我们的衣服,这是暖水瓶,这是要带给亲戚邻居的围巾、手套、床单被套……”不一会儿,大大小小的包裹塞满了后备箱。
刚放完行李,郑汉旺在厨房忙活起来。原来,他要用前一天蒸好的米饭制作炒饭,再配上提前做的炸鱼,这就是早餐了。“虽然匆忙,但也要吃得饱饱的。”郑汉旺笑着说。
“爸,过来吃饭了!”忙活完,郑汉旺把父亲请来。郑仲春上了年纪,因为放心不下他的身体,郑汉旺把老人从家乡接到上海一起生活。
凌晨4点30分,一切准备妥当,拔下充电枪,再整理一下后备箱的行李包裹,刘明慧一家出发了。这次他们走的是G50沪渝高速,全程约600公里,因为驾驶纯电汽车,中途要充两次电。
“嗨,请导航到潜山市人民政府。”刚一出发,刘明慧就熟练地用起了汽车的语音助手。“现在新能源汽车非常智能,不仅有语音助手,显示屏上还可以看到附近的充电站,价格、空闲充电桩都一清二楚。”
“今天风小、没雾,是个好天!”上了高速,郑汉旺便把车速升到了每小时120公里。当天路途较远,他们夫妻俩准备轮换着开回潜山。
凌晨的高速一路通畅,6点24分,刘明慧一家到了200公里外的浙江省长兴服务区。根据服务区的道路指引,把车辆停在了充电车位。打开充电口,插入充电枪,再用手机扫码操作……刘明慧早就熟悉了充电流程。
使用直流快充桩,仪表盘显示,约1个小时便可以充满出发。“充电的时候正好可以休息休息。”刘明慧说完,便从包里拿出提前煮好的鸡蛋,专门把蛋清剥出来给老人。这次回家的路上,她还准备了红薯、饭团、香蕉。
2019年,刘明慧一家购入了第一辆纯电汽车,“当时家里本来有油车,觉得充电便宜,就试着买了一辆,但续航只有180公里。”2023年,刘明慧卖了原来的车,又购入了如今这辆SUV型新能源汽车。驾驶5年,刘明慧享受到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功能的不断升级,以及充电的便利。“以前我们在高速上面开,充电桩不多,有的服务区甚至没有。现在充电桩不仅越来越多,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了。”刘明慧说。
刘明慧充电的长兴服务区,作为浙江省首批“低碳服务区”,如今已有充电车位60个,停车位上还建起了光伏板,成为一个小型发电站。
早晨7点半,电充满了。郑汉旺在车上眯了一会儿,疲劳感消解不少。再出发不到半个小时,便到了沪渝高速广德至宣城段。“现在路比以前宽敞多了,跑起来真舒服。”郑汉旺说。
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刘明慧夫妻俩就开始在上海打拼。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交通的变化。
“刚开始,我们都是先坐拖拉机到安庆,转乘长江轮渡,两天一夜才能到上海。去上海的船票7元一张,没有座位,就睡在自己带的麻袋上,麻袋里装的是要在上海卖的竹席。”那时的奔波,刘明慧记忆犹新。
到后来,他们开始坐大巴,到上海的时间缩短到16个小时。2001年,夫妻俩拥有了第一辆油车,到后来高速通车,时间进一步缩短。如今又有了新能源汽车,回家的旅途变得越来越方便、舒适。
上午9点40分,刘明慧一家到达安徽省天门服务区,这次依然要充电1个小时。
在现场,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充电桩安装公司沟通的服务区经理谢先锋。“服务区目前有24个充电桩、2个换电站,在一周内还会安装8个充电桩,保证在返乡高峰期使用。”谢先锋介绍。
在服务区,记者看到不仅有固定充电桩,还有移动充电设备。谢先锋说,春运期间充电需求激增,他们还会引导车辆通过下穿涵洞到对向的服务区充电,“年前一般都是上海往重庆方向车流量大,对向充电桩使用不多,就需要服务区加强引导,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。”
这次换刘明慧来驾驶。开车途中,她说起家乡的变化:“这些年高铁通了,村子里也更富裕了。很多老乡开发了民宿、办起了工厂,村里还开起了咖啡馆。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。”
下午1点30分,刘明慧一家顺利抵达位于傅祠村的老屋。一年没人住了,九游娱乐登录他们要好好打扫一番,准备迎接新春到来。
拿起手机,刘明慧算了算充电的花销——路上花了大约100元,再加上出发前花费的20元,一共120多元,高速费266元,全程不到390元。“要是坐高铁,一人票价285元,3个人855元。下了高铁还得坐公交车,每人10元,算下来快900元了。”刘明慧细算账,直说开新能源汽车返乡很划算。